《鹿鼎记》中的康熙,为何如此出彩?四大治国之法深得人心

韦小宝如此,其他官员亦然。比如施琅,原来是个叛逆,康熙看准了他的本领和弱点,最后派上战场,一战成功。

不同人,派往不同地方,而且用人不疑疑人不用,康熙在这个人员管理方面确实做得很出色。现在管理学不也提倡,老板就做老板该做的事就行,比如选派合适人员担任不同岗位,用不着事必躬亲。

能把人用好,管理也就成功了一半,做企业如此,治国家也差不多。

二、体恤民情,关爱百姓

在最后几章里,康熙曾和韦小宝讨论过一些治国之道,说了他的几个治国要点。一是传自顺治的“永不加赋”,保障民生不受剥削太过之苦;二是勇于反省自己,比如他想到建国初清兵屠城之苦,心下不忍,所以下旨减免扬州、嘉定等地三年钱粮;又比如台湾遭灾,他下令内府省吃俭用,为百姓捐款。

百姓是水,朝廷是舟,康熙深明此点,所以他说“施政之要,以不扰民为上”,又说“老百姓安居乐业,就是皇帝最大的开心”。

三、有自知之明,行辩证之道

康熙很清楚自己的长短,知道什么时候什么事可以做,什么事不宜做。

比如刚和吴三桂交战时,他不太懂得兵法,所以放权让一些懂兵的将领去作战,他则详细询问每战的得失情况,实战中学会了兵法;然后再授意韦小宝,如何用兵,打败了骄横凶恶的罗刹鬼兵。

而且他很明白一个道理,就是不分满汉蒙回,各种子民尽量做到一视同仁;同时又知道不信谗言,懂得分析好坏。所以鳌拜会大兴文字狱,康熙却对此点深恶痛绝。因为他很清楚这个辩证道理,文字和政治制度是一样的,都有好有坏,要看如何运用。

四、恩威并施,赏罚分明

康熙在这个方面做得很好。别说韦小宝这种亲信,哪怕就是韦小宝家里的马夫,因为帮助擒捉吴应熊立了点小小功劳,他也能想到封赏一个把总让他做做。由此可见他是非常了解人性的,知道赏罚的重要性。

而且做管理的,一定要有权威,也不能太好说话。所以康熙虽然非常重视韦小宝,但该骂时照骂,该罚时照罚。让韦小宝服服帖帖。韦小宝这等天生无赖也服帖,就不用说其他人了。

所以朝廷上下,都赞赏康熙的英明,国家也就自然而然的吏治清明,国富民强了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育碧客户端离线模式怎么开?育碧新版开离线模式教程|酷派死机如何重启手机